日更

好友最近对公众号非常热衷,经常在群里讨论。于是我也被怂恿,在 1.15 立下了日更一个月的 flag。

这个月我出去玩了十天,又赶上春节假期。不过在外出期间没有断更,发布的都是之前写好的文章。春节期间其实也准备了一些新的内容,但是考虑到观众的感受,觉得假期发技术文可能会打扰到大家放松的心情,而且数据也不太好看。所以将更新时间推迟到初五。

假期的最后一天,终于完成了 30+ 的更新,也算是达到了目标。其中有两三篇文章得到了流量池的推荐,新增了一百多个关注者。当然不算成功,只是一次坚持和尝试。尽管这些文章都是技术文档,但我不能尝试了一些让自己脸红的标题,效果一般。同时,也在观察和学习他人的方法。有一些想法,顺便做个总结。

红海

公众号可能是众多写文的平台中变现最方便,观众最多的一个,自然也是一片红海。它的易得性和超强的竞争性刚好是一体两面。

各种水平的写手都在这里竞争,也不免去研究一些旁门左道,谁都一样,既然参与了都想赢,也算对自己付出的一个交代,最后很多人变成了很多为了做而做。

单从挣钱的角度看,还是用自己的长板挣钱更加容易,没啥必要来拼这个。从表达和分享的角度看,多一个平台分享一下也没啥不好。

初心

现在有一种公众号写法:拟好标题后,让 AI 写文,简单校对之后发表。这样写一篇的时间一般控制在半小时以内,某位亲戚也尝试了一把,他说写标题的时间往往比写文还长,然后他成长成为了一个标题党。有些秘密,大家都知道之后,它就不是秘密了。

有时候,AI 生成的一些想法和内容比自己想的还好,就产生了 AI 写文,自己发表的想法,既省时又省脑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这是制造什么呢?更有甚者,AI 半天写一篇论文,这是不是有点过分了?

真的很少看到通过“写字”赚大钱的,当然有百万粉的大 V,千万阅读量的文章,即头部,头部公号往往也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。流量常被头部吸走,有时候基于统计的方法还会放大马太效应。当竞争加俱,有更多强者进入,拉开差距,再趋于稳定后,就越可能出现强者通吃,逆风翻盘的可能性越小。没有永远的一本万利。

初心好像是自由,思想,创造,说好的星辰大海呢?我们希望表达自己的想法,希望提供有价值的内容,希望从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,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,不是吗?

做着做着就变成纯为了钱,为了赢。不止公众号,工作,人际交往都一样,如果钱变成了它唯一的价值,这事儿本身也就没什么意思了。对于普通人来说,确实有的赛道跑得快点,有的赛道跑得慢点,但是也别让自己过于内耗了。我不是个多好的人,但至少有些事,我们能不做就不做吧。

输出倒逼输入

之前只在需要时,才会去看一些相关的论文和开源项目,这段时间为了发文章,看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内容,也是之前一直想看,但是由于优先级比较低,没排上的内容。比如:AI 与人脑的关系,一些 AI 工具的原理,发现和记录好用的工具,热门的技术报告……让输出倒逼输入。然后觉得最令人不安的是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”。这些目前没什么用的东西,后面可能会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更多的解决方案。

自恰

既然基本的能力和思维都很难改变,不如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式,避免自我矛盾和纠结:

  • 自己愿意也有能力输出的领域。
  • 不给自己造成负担又不敷衍的更新频率。
  • 对读者比较友好也不让自己尴尬的风格。
  • 期待正在投入的努力,也能成为激励自己前行的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