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悬梁锥刺股?没必要:复盘如何用工具提升效率
流量池
从 2017 年 10 月,我开始写公众号,一直以来都是零零散散地写,读者也只是随随便便地看。而今年在连续日更了 10 天后,我获得了今年的第一次流量池推荐。
尽管和别人动辄十万百万的阅读量没法比。但是,考虑到我的文章大量涉及代码、命令和公式,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很枯燥,这样的小众领域这个量已经可以了。
思考能进池的原因,保证质量的日更可能是最重要的。除了好友的打气鼓励和最近有较多时间以外,新工具的应用也是保证日更的关键。通过使用这些新工具,不仅能够节省时间,减少频繁切换工作流的困扰,使自己更加轻松。
优化工作流
以论文解读的文章为例,我的初始目标是自我积累和让生涩的文章变得易于理解,希望读者至少能够理解原理并知道如何应用。
一般来说,消化一篇论文的过程如下:收集相关信息、阅读、翻译、划重点,并将其转化为中文记在笔记中,最后进行整理和重构。需要在 Google 学术、arxiv、zotero、gpt、obsidian 等各种工具之间来回切换。整个过程非常耗费精力,很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每天都能更新。这样坚持下去确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,甚至会怀疑这样做是否值得:不仅花费时间,还常常感到精疲力尽。
今年,利用工具直接将时间和精力减半,使得保证质量的日更成为可能。以前,需要花费至少半天的时间来阅读一篇论文并整理发布,因为还有其它工作要做,所以无法日更;而现在基本能够在两三个小时内完成。
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发了一些工具:可以一键抽取论文的相关资料,包括中英文标题、出处、发表时间、引用量、作者和机构等等;此外,还能自动从摘要中提取目的、方法和结果,并进行润色、翻译、总结和朗读等操作。
除了自己开发的工具,我还使用了一些其他人开发的新工具。例如,我使用了一个名为“沉浸式翻译”的 arxiv 插件,它可以让我在阅读论文时进行中英文逐段对照。
再如“微信公众号同步助手”浏览器插件,它可以让我在发布文章到一个平台后,只需花费几分钟就能将其同步到其他平台。
此外,今年还会继续尝试自动排版和公式转图片转换等更多工具。也计划将自己的工具发布在小程序或者开源出来。
时间结构的演变
当你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时,可以重新安排时间,一切可能就会变得不同。
在使用大模型之后,一个很重要的心得是,在写作时不必纠结于推敲每个字句,只需点击一下润色工具(至少模型的语文水平比我高多了),这样我就能轻松许多,不再花费大量时间纠结于细节。
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更高层次的思考,关注整体结构;寻找更多的工具,进行更多的优化;去关注别人是如何做的,比如选题和文章起名,这些看似取巧的方法实际非常有效。当我理解了这些原理之后,又可以做进一步优化和自动化。感觉自己几乎从一个执行者变成了一个决策者。
选择聪明的工作方式
更深一层思考,这可能是一个长短板的问题:是花费时间去改善弱项,还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?比如我英文很差,从小记忆力就不行。阅读了数百篇论文提升仍不明显。那么,我是应该坚持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的原则,还是更聪明地将这部分工作外包给工具,把更多的时间留给:抽象、整合和连接?
毅力并不总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,特别是当它感觉像是一种负担的时候;相反,如果能在降低难度和强度的同时提升效率,则是一种正向的激励。不仅能更好完成工作,还能保持活力,收获美好的心理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