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这篇结构挺乱的,但是最近信息量太大,时间太少,我也只能做成这样了)

最近,一个朋友拜访了多家开发大型模型的头部公司,探讨他们的行业与大模型结合的方式。回来与我们分享了一些见解。

实际上,在过去的一年中,大型模型似乎非常火爆,但认真反思,真正成功应用的场景并不多。

1 肉眼可见的改变

  • 大厂都已经发布了自己的大模型,而且还有很多提供精调的功能。
  • 云服务提供商也开始提供自己的大模型以及模型云端部署。
  • 多家公司发布了 AI PC 时间表,感觉这种全民 AI 的趋势已经来临(我个人认为云部署比 PC 更合适)。
  • 各种 AI 学习班也开始涌现出来。
  • 围绕生成展开的工具:
    • 翻译、推荐等小工具似乎比之前更好用了一些
    • 智能客服好像很火,但是我不常购物,也没用过
    • 内容生成方面,公众号自动生成文章和配图,生成各种学习体会和总结
    • 辅助工具方面有润色、总结等功能
    • 自动编码可以辅助编程
    • 论文工具方面有阅读和撰写功能
    • 聊天方面有围绕某个行业或者功能进行问答的功能
    • 换声换脸诈骗

总的来说,多是一些辅助性的工作,可以增强个人能力,但使用时还需要人们进行甄别。

2023年_大模型相关的热门开源工具

2 大模型小工具

  • 后勤问题:除了聊天场景,目前在不管控下,还不能直接提供给客户使用。
  • 局部问题:虽然有思维链,但现在仅使用模型全盘设计还不行,仍需要人参与安排。
  • 软性问题:对于硬性问题的判断、选择和回归还不够成熟,但可以提供一些建议。
  • 知识问题:知识问题可能会产生幻觉。

3 问题

  • 大模型能否取代之前的技术:不行,即使大模型再好也不可能全知,它可能永远存在长尾问题。
  • 等优秀的大模型训练出来我们就不用再做什么了:同上

4 使用方法

不禁要问,训练一个大模型到底改变了什么?怎么使用它?

理论上讲,人类的语言包含了大部分的知识和思维,拥有它就相当于拥有了全世界。聊到 AI 常常很抽象,似乎它可以做任何事,可是落在纸面上,似乎又干啥啥不行

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,把模型实例想像成一个人,他有略高于正常人的理解力和语言能力,也就是多了个助手而已。而且就现在的情况来看,把它调教好,能完美解决某个细分领域的问题就不错了

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,而不是为了用而用。所以在了解了 AI 的基本面之后,先定义清晰的目标。逮着耗子才是好猫。

5 使用场景

举个例子,比如:我之前做了一个读书的 app,大模型可以帮我更好地推荐书籍,定制语音合成,重构代码,加快整体前后端开发。但是它不可能在我输入“做一个读书的 app”后就把所有功能都完美实现并上架。

再如,如果我想用 AI 改善工厂的工作流程,仍然需要人工先总结痛点和可优化点,然后引入人工智能、接入数据,并进行调试和部署。工作流程与传统方式没有太大区别。

AI 推荐的内容可能更精准,语音识别更准确。可以学习腾讯,先用 AI 改进和优化自己的产品,在悄无声息中提升品质;或者像阿里一样,开源许多优秀的工具,优化整个产业结构;程序员使用自动编码功能来提高工作效率

归根结底,在相当长的时间内,AI 可能只是一些小工具,对我们整个业务起到促进作用而非颠覆性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