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深度学习与深度强化学习的核心区别

深度学习与深度强化学习的“核心”都是用神经网络,通过训练调整参数,让模型对输入数据 X 有更好的输出 Y。而它们本质上的区别主要在于:数据来源、训练目标、反馈方式。

深度学习更像是在“背标准答案”,用现成的数据直接学;深度强化学习更像是在“玩游戏”,通过不断试错、和环境互动,自己摸索什么行为最优。


2. 从预测到决策:金融中的两种学习方式

如果只预测股票涨跌幅度,那是深度学习或者机器学习;而学习通过择时选择不同动作,以获得收益最大化,则是强化学习。

方面 深度学习(DL) 深度强化学习(DRL)
数据来源 预先准备的静态数据 交互环境中动态产生的数据
目标 预测已知标签 最大化长期累计奖励
反馈 明确的标签/损失 间接的奖励/反馈
训练过程 直接优化损失 需探索 - 收集 - 利用经验
数据分布 固定(i.i.d.) 不断变化,依赖策略

3. 连续决策:强化学习的真正难点

与深度学习的“单次预测”不同,强化学习关注的是连续决策过程:一个动作会影响后续状态与奖励。模型不仅要考虑当前结果,更要权衡“现在做什么”对“未来能得到什么”的长期影响。这种“序列决策”正是强化学习复杂且强大的原因。


4. 环境:强化学习的生命线

深度强化学习像是在深度学习外面包了一层“数据生成”和“目标计算”逻辑,而把数据送进神经网络、通过梯度下降调参的内核,在原理上没什么区别。

在选择模型时,如果输入 X 和输出 Y 一直保持不变,那就不是强化学习;因为强化学习使用的数据是在智能体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动态生成的。因此,没有环境(无论是模拟的还是现实的),就无法动态生成新的 X 和 Y,也就无法进行强化学习。环境是强化学习的核心,没有环境就没有 RL。


5. 医疗中的启示:从不确定性中学习

在可复盘、可模拟的环境中,我们能让智能体反复试错、快速成长;但在许多现实问题中,环境并不那么友好。

比如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,每一个决策都会带来长期影响,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又无法完全预测。这类连续决策问题虽然天然适合强化学习,但最大的困难恰恰在于——环境不可直接试验

为此,研究者往往会建立“虚拟病人模型”,让智能体在模拟环境中探索不同治疗路径,从而学习出相对稳定、可靠、甚至个体化的策略。换句话说,即便环境并不完美,强化学习依然能帮助我们从不确定性中提炼出更优的决策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