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0807_对谈_行动力变差
[!abstract 总结关键词]
来源:用户输入 + 综合分析
内容:讨论围绕人格倾向、控制欲、失败恐惧、计划瘫痪、人际适配等展开,指向一个共同核心——高敏感
+ 高要求的自我系统崩溃。解决策略包括:
打断过度推演 → 快速切断思维惯性;
降低学习率 → 小失败不等于人格失败;
容忍模糊与不确定 → 不是一开始就要“对”;
重建行动逻辑 → “开始了”比“想对了”更重要。
相关主题:行动瘫痪 自我价值调节 情绪过拟合 高敏感人格
[!abstract 情感中间态]
来源:用户反思
内容:在渴望“不离不弃”的深情与现实关系的可变之间,找到一种中间态:
接受关系会变,但不因此否定它的美;
不交出所有设防,但允许适度信任;
不靠幻想支撑情感,也不因清醒而关闭心门。
相关主题:主体性 关系信任 情感防御 成长中的温柔
[!abstract 目标解压与自我修复]
来源:用户自我反思
内容:过去的目标设定是“必须做到,否则我就完了”,哪怕目标不合理也不能失败,导致自我扭曲和系统性疲惫。后来干脆不设目标以避免内在崩溃。现在逐渐意识到:
问题不在目标本身,而是它与人格价值过度绑定 ...
250816_对谈_迎难而上或许只是一种表演
Yan
像之前说的,为了证明自己而做困难的事,很多时候是瞎忙,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和别人对齐、与别人比较上。比如,有时候我会把制作工具和使用工具完全分开;看书、看开源代码也如此,如果完全用不上,只是“到此一游”似的打个标记、写个文档,实际上啥用没有。
我也知道,与其花时间干那些没用还消耗的事儿
->自我感动,还不如娱乐休息。去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(外在价值),或者至少是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(内在价值)。生命的价值不是终点,而是积分,至少在这一秒,我开心了。
4o
很多时候,所谓“证明自己”的难事,本质上是为了外界假想观众表演,而不是为自己积累积分。做了这些事情后,别人未必记得,你自己却耗费了大量精力,典型的“瞎忙”。
既没有实际应用,也没有获得快乐,只留下“我好像在努力”的错觉。实际上,这就是把手段当作了目的。
真正有用的选择逻辑可以这样变化:
外在积分:我做的事情是否能创造价值、对别人有帮助?
内在积分:如果没有外在价值,那至少这件事是否让我此刻开心、放松?
“瞎忙”往往源于一种惯性:如果不忙,就会感到空虚,甚至觉得“别人会不会认为我不行”。因此,你或许可以在行动前练习问自 ...
250813_对谈_掌控感vs路上的风景
精华
在度假套餐里选了“极速返程版”,风景区是“高速两侧的绿化带”。
逻辑看上去是在优化,但优化到最后,只剩“可预测、可控、可复制”的安全感,体验感直接打了个骨折。
全程按计划走完的旅行,回忆起来就像一本“顺利,但没剧情”的日记。
Yan
之前过多从 KPI
的角度考虑问题,总在考虑这时间花得值不值。所以砍掉了很多可以探索的方向,最后只剩下一些可以驾驭的现成的方案,在做一些中规中矩的谁都能做的东西。好像听音乐一样,我是逻辑脑主导的,只要是能听懂点歌词,我的注意力就被吸走了,对音质旋律节奏就不敏感了。每次开始定详细计划就开始砍功能,时间没把握的都往后排。这怎么解?
4o
它让创造力像被提前下课的学生,永远没机会上台。
给自己一个“免 KPI 时间段”(比如每天 30
分钟或每周半天),只做清单里的东西,不考虑产出效率。
把目标分为核心产出(必须完成)和实验空间(可有可无,但能激发可能性)。
Yan
其实我还挺喜欢自己的直觉的。对我来说,逻辑和直觉哪个是 master,哪个是
slave,我也说不好,反正我是
INFJ。“计较”或者说“计算”这个事儿对我来说很致命,总是在找最优方案。
...
2505xx_对谈_家长的角色2
[!zk 20250513115459089-0] 家长的传统角色误区
来源:文艺形象与现实对比
内容:很多家长沿袭的是“权威/慈爱二分法”的旧模式,未能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理现实。
权威型父亲(如贾政)提供的多是强制规则,缺乏建设性对话;
慈母型母亲(如王夫人)停留在生活照料,情感理解不深入;
现代家长即便认同平等,也可能因“代沟 +
自负”不愿走进孩子世界;
真正的问题是“我的世界你进不来,你的世界我也不想进”的双向封闭。
相关主题:家庭结构 代沟 亲子沟通 情感参与 教育传统
[!zk 20250513115459089-1] “物化”与家长视角
来源:概念拆解与自我反思
内容:家长常无意识地将孩子“物化”为项目、标签或成就的载体,从而掩盖其独立主体性。
物化 ≠ 控制,更多是一种“只看外部属性”的视角;
比如用“成绩、表现、乖不乖”作为评判标准,而非看内在心理状态;
物化的底层逻辑是:把孩子当成一件“被投资、被展示、被操控”的事物,而不是活生生的人;
真正的反物化,是尊重孩子的内在经验,而不是把幸福、自由、意义这些“不可量化”内容边缘化。
相关主题:主体性 教育目标 ...
基金交易量预测比赛_5_背景知识2
1 EGJ 理论
1.1 简介
“EGJ 理论”通常指由 Edmans、Gabaix 和 Koijen
提出的关于基金资金流(fund
flows)对股价影响的研究框架,重点研究基金资金的流入或流出如何通过需求冲击改变股票价格。
1.2 核心观点
机制
描述
流入‐流出引发需求冲击
基金申购需购买股票,赎回需卖出,立即影响价格
价格弹性低导致放大效应
一些机构投资者无法快速调节,推动更大价格变动
部分回撤,部分持久
初始冲击约一半在 5–10 天内回撤,其余持续存在
股票“脆弱性”量化
借 ETF
流量和持股集中度等指标衡量股票易受非基本面冲击影响的程度
对投资者来说,了解哪些股票对资金流冲击更敏感有助于判断短期波动风险。
对企业和基金经理来说,这些非基本面冲击可能影响融资成本、投资决策和股权结构。
对政策制定者来说,监管基金流动性工具(如 ETF
杠杆增长)可能带来的系统性市场影响也值得关注。
2 对 EGJ 影响的拆分
出处:《如何度量基金申赎对股票价格的影响?》
作者:张欣慰、刘凯
发布机构:量化藏经阁,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
发布时间: ...
基金交易量预测比赛_2_数据分析
1 简介
比赛
AFAC2025挑战组-赛题一:基金产品的长周期申购和赎回预测
提供了自 2024-04-08 以来 20
支基金的申购和赎回数据,以及对应几个界面的曝光量,比赛的目标是预测未来七天的交易量。
比赛地址:https://tianchi.aliyun.com/competition/entrance/532352/
官方数据下载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AFAC-2025/AFAC2025_train_data
本文将探讨面对未知领域数据的分析方法及对该领域的理解过程,力求结合常识与数据进行解读。
下面,先来看一下基金类型的分布情况,然后分析两个典型数据,一个偏股型基金和一个偏债型基金,为每支基金画个像。
(以下基金相关信息来源于大模型,可能不完全准确)
2 基金类型分布
比赛提供的数据虽然只有 20 支基金,但包含了 10
种不同类型,如下图所示。这些类型包括长债、短债、DQII、军工、科技、煤炭和新能源汽车等,每种类型的数据量并不多,时间跨度也较短,知识迁移可能受限。
从行业逻辑上来看,可以简单地分为偏股和偏债两种类型。偏债类型类似银行存款,波动 ...
基金交易量预测比赛_4_背景知识讨论
[!zk 20250729155745532-0] 基金净值与申购赎回关系
来源:对话关于基金管理及申购赎回机制
内容:基金净值主要由持仓股票市值决定,通过申购和赎回影响市值及份额变化 -
基金净值计算方式与股票价格有关 - 申购赎回影响基金持仓及资金流动
相关主题:基金净值 申购赎回机制 投资策略 类别:04_ 社会与文化
基金净值
Yan
最近在玩一个关于基金的比赛,有点不太明白,以偏股类基金为例,它持仓的股票分别是
aa,bb,cc。是不是无论大家买还是卖基金,买多少卖多少,都和基金的净值无关?净值是由当前
aa,bb,cc 股票的价格决定的?
4o
以偏股类基金为例,它的基金净值(即每份基金的价值)确实主要由它持有的股票市值决定,比如你说的股票
aa、bb、cc。每天收盘后,基金管理人会根据这些股票的市价来计算:
基金净值 =(aa 市值 + bb 市值 + cc 市值 + 其他资产 - 负债)÷
基金份额总数
那买卖基金到底影响什么?
你买入基金时,基金公司会实际拿你的钱去买更多的 aa、bb、cc
这些股票(除非基金封闭或限购);
你卖出基金时,基金公司就得变现部 ...
基金交易量预测比赛_3_反思
1
模型针对不同时段预测效果不同
比赛时发现自六月初到七月底的时间段,越往后越难以预测。
查看相应时间段的上证指数可以发现:榜单的最佳成绩出现在六月中上旬,此时的趋势较为平稳,成交量也不大。随后,股市出现放量上涨的趋势,对比
6 月 20 日和 7 月 24 日,成交量已翻倍。尤其是 7 月 21 日至 7 月 25
日这一周,几乎是日榜成绩最差的。从沪深 300 的成交量来看,只有 24 年 10
月至 24 年 12 月期间有类似的交易量,但这段时间是急跌后的慢涨,与 7
月底的情况不同。总之,模型无法预测它未见过的数据。
一个奇怪的现象是,当我加入 7 月 23
日以后的数据进行训练时,模型整体出现偏离,导致使用之前的数据(如 6
月)进行验证时效果显著下滑。查看 apply_amt 和
redeem_amt,在这两天发现了大量的赎回操作,但基金净值和大盘都涨得很好,无论偏债还是偏股都是如此(量价背离)。之前出现如此剧烈波动的时间段是在
24 年 10 月前后和 25 年 3 月前后。非常相似。
2 使用编程工具和大模型
我参加比赛的多数代码是由模型生成的。以前我必须掌握如何使 ...
论文阅读_多智能体LLM金融交易框架TradingAgents
1234567英文名称:TradingAgents: Multi-Agents LLM Financial Trading Framework中文名称:交易代理:多智能体大语言模型金融交易框架链接: http://arxiv.org/pdf/2412.20138v7代码: https://github.com/TauricResearch/TradingAgents作者: Yijia Xiao, Edward Sun, Di Luo, Wei Wang机构: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,麻省理工学院,Tauric Research日期:2024-12-28
1 摘要
目标:提出一种受交易公司启发的股票交易框架,以提升交易表现。
方法:使用大型语言模型(LLM)构建多角色的代理系统,包括基础分析师、情感分析师、技术分析师和交易员,通过模拟动态协作的交易环境。
结论:通过详细的架构和广泛的实验,TradingAgents
在累计收益、夏普比率和最大回撤方面显著优于基准模型。
1 读后感
这篇论文在同类中算是设计较复杂的,附录有 Prompt 列表,GitHub
提供了代码。亮点在于整体架 ...
论文阅读_股票传统技术分析+AI
123456英文名称:Integrating Traditional Technical Analysis with AI: A Multi-Agent LLM-Based Approach to Stock Market Forecasting中文名称:将传统技术分析与人工智能结合:基于多智能体大语言模型的股票市场预测方法链接: http://arxiv.org/pdf/2506.16813v1作者: Michał Wawer, Jarosław A. Chudziak机构: Institute of Computer Science, Warsaw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, Warsaw, Poland日期:2025-06-20
1 摘要
目标:介绍
ElliottAgents,多代理系统结合艾略特波浪理论与人工智能进行股市预测。
方法:通过利用检索增强生成(RAG)和深度强化学习(DRL)等技术,ElliottAgents
对市场数据进行持续、多方面的分析,以识别波浪模式并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。
结论:在主要美国公司的历史数据上进行实验,验证了系统在模式 ...